1.已学习的两个思维模型

目前为止,我学习了两个思维模型,一个是机会成本,另一个是直觉思维

大概能够融会贯通,并且也尽力的用了起来。

在思考一个事情的时候,我开始学着先分析为什么会发生,她为什么这么做,如果是我,会考虑哪些因素,怎么样才能做到全面一点

如果是我要做一个事情,我也会先冷静下来,思考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应对方案,也会让自己多做有难度的事情(但是现在在家,没办法实现这一步)

因此更多的时间是在思考

2.行动前的全方位考虑和随机应变需要的智慧

这是我前几天看电视得到的领悟,也是对自己以前想法的改正。

以前的我,也知道全方位考虑,但是我一直以为所谓的全方位考虑,就是事事都要想周全,也就是会把准备工作时间拉的很长。看完那个电视,也就是实操以后,我发现我对之前学到的东西产生了误解。

全方位考虑这个观点是对的,但,就像我突然想到的“赚认知以内的钱”是一个道理,全方位考虑这个动作,应当是结合当下我们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,比如人的性格和事情可能发生的变化,来做一些常识类的应对方案。而我错在想要把所有的情况都想全,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。而且,涉及到的人的性格,也只是需要做一个基础判断,没必要太深挖,这样也会浪费很多时间,再则说,就算考虑得再久,后边也还是会出现黑天鹅时间,这是不可避免地,所以我不应该浪费太多时间做准备工作,实践才是最重要的。

当我们进行基础的全方位考虑以后,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,会出现各种的意外情况,这个时候,就需要根据我们所需的知识、所读的书、所经历过的经验来帮助我们随机应变解决难题,最需要的就是冷静、理智,这个过程其实也涉及全方位考虑。在处理了很多困难以后,我们会积攒更多的经验,在下一次经历中用到。

还有一个点就是,不要太忧虑会发生的事情,做好当前的事情,走好每一步就好。

其实这整个事件也与机会成本和直觉思维有关系,因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,本来就是不断地权衡利弊,一个事情做正确后,不断地训练这种正确的行径就会无形中形成直觉思维,如果做错了,就谨记并改正,然后下一次修正,最后变成做正确。一个循环而已。

3.分析事情或人的本质目的

其实这个技能点,我暂时还没怎么做到,可能因为最近用脑子太少了,就懒得分析。不过有的时候冷静下来,思考的时候其实也会对一些事情进行复盘,去剖析一些人的行为目的,对他有什么好处,如果我做,我会怎么样。大多数时候是关于怎么说话的。我这个人比较笨,不会说话,和人交流大部分都靠感觉,感觉对了就聊得多,这一点我得改,也得学。

遇到事情的时候,分析和其他事情或其他人的关系。

4.

但总之,我应该无时无刻开启上帝视角看着自己。遗憾的是,我暂时还没找到那种感觉,入门一个东西很快,但完全吸收找到感觉却很慢是我的弱点,只能不断训练了。